第109章 大明时弊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“大谬。”

“此言大谬。”

王象晋欲效仿帝王之策,孰料魏忠贤嗤之以鼻,当众驳斥说:“王副按察使,不愧是大户人家出身,皇爷推行以工代赈,是内帑出银子给百姓作为工钱,故而,能在陕西顺利推行以工代赈。”

“王副按察使刻舟求剑,东施效颦,丝毫不顾百姓实际情况。大明百姓实际情况是交不完的税,服不完的役,不掏出金银白银以工代赈,难道王副按察使计划让百姓无偿服徭役吗?”

“这么做,导致百姓税赋暴涨,还不如不做呢。”

他是宦官头子,他是祸害东林官吏,他同样是贫苦出身,了解百姓疾苦。

反观王象晋,出身官宦世家,入朝担任中书舍人,礼部仪制司主事,始终处于庙堂之高,从未深入百姓中。

王象晋遭遇魏忠贤阴阳怪气,特别是魏忠贤提到他大户人家出身,分明故意恶心他不懂百姓疾苦。

他何尝遭受如此大辱,还是宦官在大庭广众说三道四,简直让他颜面扫地。

扬起颤颤巍巍的手臂指向魏忠贤,结结巴巴说:“你...你血口喷人。”

孰料,魏忠贤尚未出声驳斥,杨觐光作揖向朱由校行礼,出声说:“陛下,魏公公所言非无的放矢,目前各省百姓的确是交不完的税,服不完的役,这还单纯是朝廷正常规定,若涵盖官府私派赋税,免费征调劳力,底层百姓农闲亦不闲,根本没有充足时间务工。”

朱由校对大明地方事物了解的非常粗浅,不论纸面记录多详细,或多或少和实际情况肯定有出入。

他目光转向杨觐光,催促说:“杨卿,详细道出实际情况。”

杨觐光稍作思索,回答说:“禀陛下,大明初年,太祖为方便推行黄册制度和完善地方机构,制定一百十户为一里。起初,里甲制度尚能适应大明环境,然而时过境迁,里甲制度变成里甲役,百姓在里甲制度内,十六岁起开始缴纳各种税,承担繁重徭役,直到六十方止,使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。”

朱由校微微蹙眉,疑惑的询问:“太祖体谅百姓疾苦,规定三十税一,除朝廷正常赋税,暴露出来的官吏私派,难道还存在不为人知的赋税?”

杨觐光不假思索,滔滔不绝说:“朝廷税收明面为夏秋两税,夏税征麦,秋税征稻。米麦被称为本色。米麦之外征收布帛、棉花、钱等,往往会用米麦价值换算成这些物品价值,此举称为折色。百官俸禄低,常有官吏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大明: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! 大汉从吹牛开始 双生初雪 陛下,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徒弟反了天 时间手环,回到唐朝当神仙 秦时归途 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斩杀倭奴,使我武学通神 统一天下,从召唤奸臣开始! 磨了10年剑的我终于可以浪了 穿越占座山 开局穿成奶娃子 重生晚唐,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神威天降九皇子 太子我啊,最喜欢做好事了 追光剑影江湖录 大唐首驸:我真不想权倾朝野